
關于冬蟲夏草形成的機理,有人認為是一種共生共擔關系,有人認為是寄生關系,但目前認可的是冬蟲夏草是蟬蟲和真菌之間的代謝隸屬關系。
冬蟲夏草生長發育過程中先由母菌將菌絲“植入”蟬蛹的體內,蟬蛹體內的養分就是菌根特殊菌絲從蟬蛹奉獻的,而蟬蛹則利用穿刺吸取腹側的1 - 2對胸足,吃掉蟬蛹體內軟組織為食。到了晚秋,冬蟲夏草菌絲感受天氣逐漸轉涼的氣息,開始分化成蟲草狀子囊體,透過蟲草狀子囊體的壁,形成磚紅色的星形花盤,周圍是頂刺,美觀而又奇特,根據所供給的不同營養成分,蟲草子囊體中也會合成不同的活性成分。
經過了寄生、結構和形態的變化,才演變成野生冬蟲夏草這樣一種獨特的珍貴藥材。
值得注意的是,冬蟲夏草在形成過程中需要蟬和真菌之間的良好協調,因此只有在特定環境下才能形成,這就給它的生長制造了很多困難。所以,冬蟲夏草的價值不僅在于其藥效價值,也在于其稀缺性和生態價值,需要保護和科學開發利用。
免責聲明:該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